【背景知识】
中华民族捕鱼、吃鱼的历史,大致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尧舜时代。古籍中不乏这方面的记载:“燧人之世天下多水,故教人以渔。 ”)“尧使水处者渔”(“舜钓于河滨”,
(《尸子》,《文子》),(《淮南子》)“舜渔于雷泽”(《史记》)等等。这些虽带有“传说”性质,但有甲骨文、金文资料证明,它们绝不是无稽之谈。民间捕鱼主要有三种方法:一是徒手捉鱼,二是垂竿钓鱼,三是张网捕鱼。有趣的是,这些常见的方法,在古文字资料中,都可得到求证。翻开古书,看到里面形形色色的“漁”字,一切就不言自明了。先说水中徒手捉鱼。这在商周时期的金文中,记载最为鲜明。鱼字如同绘画,就连鱼鳞、鱼鳍都很形象。这个字的下部分,是在水中捕鱼的一双手。战国时代,还出现从舟的“渔”,想必当时捕鱼就已
经离不开船了。次说垂竿钓鱼。甲骨文中有些“渔”字,是一幅幅生动的“渭滨垂钓图”。由于刀刻关系,鱼的形状不如金文优美,但寥寥几笔,其形象也富有美感。再说张网捕鱼。甲骨文中,也可以找到几个网鱼的痕迹。就“渔”字而言,上述几种,都是异体字。甲骨文的“渔”,除了垂钓、张网外,更多的是暗示水中有鱼。字形有繁有简,繁者是四鱼二
水,简者一鱼一水。水在左或在右,有的有水滴,有的则没有。只是奇怪的是,甲骨文“暗示水中有鱼”的渔,金文没有继承,倒是《说文解 字》列出的古文、篆文,延续了下来。
当代学生受应试教育束缚,学习技能提高了,生活技能降低了。开展徒手捉鱼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,让他们呼吸到大自然清新的空气,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激动,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,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极大的满足。
【活动价值】
1.生命教育价值
浅水徒手捉鱼可以锻炼身体,培养耐力,训练速度,提高生活质量。
2.社会教育价值
结合鱼的生存环境,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;捉鱼的训练,能帮助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,提高社会适应能力。
【活动目标】
1.认知目标
了解浅水徒手捉鱼的相关技巧。
2.能力目标
掌握徒手捉鱼的方法、技巧,在捉鱼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、配合能力,锻炼反应速度。
3.情感目标
在浅水捉鱼的乐趣中,增强学生热爱生活和收获成功的情感。
【活动准备】
1.知识准备
网上查阅资料,了解鱼儿游动的规律,观看徒手捉鱼的视频。
2.生活准备学生带换洗衣物,基地准备雨靴或雨衣。
3.基地准备
场地(水深 25厘米左右);小鱼若干;水桶若干个,确保参与活动的学生每组一只。
【活动组织】
1.学生自我组织管理每 10人一组,选出一名组长,负责本组的活动。
2.教师统筹组织管理每 5组配备一名教师。
【活动过程】
1.整班上课,介绍捕鱼历史、技巧等知识;观看徒手捕鱼的视频,了解技巧。
2.辅导员示范讲解
(1)赤脚站在水里,做好抓鱼的准备。
(2)双腿微屈,两手靠近水面,选择目标;
(3)保持静止姿势,盯紧目标;
(4)当鱼游到脚下的时候,快速抓捕;
注意:要考虑到水折射光线的原理,抓鱼应该偏下,这样才能准确的抓到鱼。
(5)两手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抓紧,放入水桶。
1.分组比赛,教师记录捕鱼成绩。
2.拓展延伸如果条件允许,可以组织学生烤鱼、煮鱼汤等,享受劳动成果。
【活动要求】
1.适宜在暖和晴朗的天气进行。
2.每批人数控制在 50人左右;每次 10人下池捉鱼,其他人观摩学习。
3.教师全程陪同,教育、管理、指导、看护。
【注意事项】
1.站在水中控制平衡,不能推拉嬉戏。
2.不得影响他组同学捉鱼,或将他组水桶踢翻倾倒。
3.最好赤脚,下水也可以穿雨靴
|